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教学反思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2023-10-17 13:11:31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1、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设想:

  “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接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第一册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壹分、贰分、伍分、壹角等,但那时并不涉及进率和化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会按人民币的票面数值清点钱数。让学生熟记1元=10角,1角=10分,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同时注意渗透初步的估算思想。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 尝试由书本数学想生活数学转变

  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显示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人民币又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我注意课前渗透,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人民币,收集的过程既是实践的过程,同时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对人民币有所了解。教学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来认一认,更为直观,更贴近生活。在元、角、分的进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问题中亲历整个探究的过程。在巩固练习中,又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体验生活,又巩固新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2、 尝试由获得知识结构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因为只有当学生可以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现象并进行预测时,才达到本质上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在"1元=10角"的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结论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以多种方法付钱,引导学生发现"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5角+5角=10角","5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5角+2角+2角+1角=10角"……从而自主地得出"1元=10角"。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对1元为什么等于10角有了本质的理解。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注意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发现。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

  二、课堂实录

  (一)谈话引入:

  师:最近我们海盐新开了一家家友超市,听说很不错,沈老师也想去逛逛。你觉得去超市买东西,最重要的是带什么?

  生:带钱。

  师:对,买东西必须要付钱。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人民币。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 认识元、角、分

  (1)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你能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上前介绍。

  生1:这张是10元,这张是5元。

  生2:这张是100元,这张是1元。

  (2)分类

  师:请你拿出课前收集的人民币来向同桌介绍介绍。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介绍,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看看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同桌合作,动手分类。

  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到投影仪上分给大家看一看。

  生1:我把硬币的分成一类,其他的分成一类。

  师:你的分法电脑里也有。(多媒体课件展示)

  刚才这位小朋友说这一类叫硬币,那另外一类应该叫什么呢?

  生:纸币。

  师:我们把人民币分成硬币和纸币,这是一种分法。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生2:我把几元几元的分成一类,几角几角的分成一类,几分几分的分成一类。

  师:我们来看一下电脑也有这种分法。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谁来给他们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

  生:"元"是老大。

  师:老二是谁呢?

  生:老二是"角"。

  师:那么这个"分"肯定就是……

  生齐说:老三。

  (3)尝试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钱,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有多少钱?

  生:8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5分+2分=7分,7分+1分=8分。

  师:那这里有多少钱?

  生:4角8分。

  师:4角8分可以买什么东西?

  生1:可以买一块橡皮。

  生2:可以买一本本子。

  师:老师买一支牙膏花了这些钱,你来看看这支牙膏到底多少钱?

  生:2元8角。

  2、 发现进率,进行简单化聚

  (1)探究"1元=10角"

  师:超市里有1只玩具青蛙,它的价格是1元,你想买吗?

  生:想买。

  师:那你打算怎么付钱?

  生1:我就付一张1元的。

  生2:我打算付10个1角。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是这样吗?10个1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你还有别的付法吗?

  生3:我打算付2个5角。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2个5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付法?

  生:我打算付1个5角缓和5个1角。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1个5角和5个1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老师这里选了几种不同的付法,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等于10角。

  师:什么都是等于10角?

  生:1元=10角。

  生齐读。

  师:2元等于几角?

  生:2元=20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10角,2元就是2个10角,是20角,所以2元=20角。

  师:70角等于几元?

  生:70角=7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0角=1元,70角里面有7个10角,就是7元。

  (2)探究"1角=10分"

  师:老师想把1角换成分币,你愿不愿意帮忙?

  生:1角可以换成10分。

  师:那我们可以说"1角=10分"。

  生齐读。

  师:你还知道几角等于几分?

  生1:3角=30分。

  生2:6角=60分。

  师:80分等于几角?

  生:80分=8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0分=1角,80分里面有8个10分,所以80分=8角。

  (3)师:老师想把10张10元的换成1张的,你能不能帮我换?而且要换地让我满意。

  生:换成1张100元的。

  师:对,10个10元,可以换成100元。

  (4)尝试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指名说。

  (三)巩固运用新知:

  1、 在圆里填上> 、<或=

  指名说,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模拟购物: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物品:洋娃娃、足球、练习本……

  师:洋娃娃你想买吗?

  生:想买。

  师:你先估计一下这个洋娃娃大概多少钱?

  生1:4元。

  生2:10元。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10元)

  你打算怎么付钱?

  生1:就付1张10元的。

  生2:付20元,让阿姨找10元。

  生3:付2张5元的。

  生4:付1张5元和5张1元。

  师:如果你现在有12元钱,你打算买什么?

  生1:我想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

  生2:我认识了元、角、分。

  生3:我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三、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的生活经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1、根据学生实际,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由于人民币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生在日常的购物,在生活的环境中常常有机会接触人民币,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者,学生在第一册中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接触,认识了壹分、伍分、壹角等,这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穿?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情况,我注意正确把握教学起点。一开始就让学生上前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原本不认识的学生一经其他学生的介绍也有了认识。整个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过程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本领的过程,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成功的愉悦。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使本节课的教学能更容易地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知识的获得能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的东西能以它蕴藏于其间的生活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之中提炼,这种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学以致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我把这一重点、难点的解决置于一个生活情境之中。由购买一元钱的玩具青蛙展开,1元钱你打算怎么付,由于买东西,特别是买1元钱的东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于是便非常乐意参与,因而也想出了很多种不同的付法。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自然地得出1元=10角,显得水到渠成,并使学生对1元为什么等于10角有了本质的理解。

  3、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巩固练习时,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模拟付钱。我不断地启发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付法,学生想出了各种不同的付法,学生学得积极、愉快。

  4、存在的问题

  对人民币的认识过于简单,还可以从各种人民币的票面特征入手去认识,不但可以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印象。练习形式还可以更新颖,更多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及应用。虽然人民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新知识,但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初浅的认识阶段。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认识1元,1角,5角,这些人民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纸币现在比较少见,所以有可能不认识。至于1分、2分、5分这些已经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了,对于现在的学生是陌生的。为了更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我在课前几天让孩子与家长一起玩人民币的游戏(可认识钱,可随便抽一张人民币与家长比大小等),在游戏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些不认识人民币的孩子通过此活动,对于人民币有了初浅的认识,有一部分家长会根据书上的内容拿出1分、2分、5分的人民币让孩子认识。

  教学时我请孩子拿出你喜欢的那张人民币,向同学进行展示介绍各是多少,并说说自己的辨认方法,加深了他们的印象,也总结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这样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起点,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学过程中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能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 “做”数学的乐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及应用。虽然人民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新知识,但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初浅的认识阶段。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认识1元,1角,5角,这些人民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纸币现在比较少见,所以有可能不认识。至于1分、2分、5分这些已经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了,对于现在的学生是陌生的。为了更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我在课前几天让孩子与家长一起玩人民币的游戏(可认识钱,可随便抽一张人民币与家长比大小等),在游戏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些不认识人民币的孩子通过此活动,对于人民币有了初浅的认识,有一部分家长会根据书上的内容拿出1分、2分、5分的人民币让孩子认识。

  教学时我请孩子拿出你喜欢的那张人民币,向同学进行展示介绍各是多少,并说说自己的辨认方法,加深了他们的印象,也总结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这样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起点,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学过程中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能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x年5月27日,我和南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一(6)班小朋友一起,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一课。课上,我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在快乐的氛围中有效地习得新知,培养能力,较为圆满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同时,感觉尚有改进的地方。现将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元、角、分的认识》是一年级下册的知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一、认识人民币;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为了能让教学过程既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突出数学本质,引导学生主动习得新知,有效发展数学思维,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预设:

  一是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新授和练习部分,我用低年级小学生都十分喜欢的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物,编写“青青草原”小动物们为灾区捐款的故事情节,以此贯穿元、角、分的学习,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将兴趣持续保持到课的最后。再比如,通过学生“购物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体会、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中,数学活动经验也得到了应有的积累。

  二是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有效整合,培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彰显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而小组讨论则可以让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活跃的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思维获得碰撞,并能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比如,立足于学生课前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新授时,我让学生基于各自的经验积累,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认识的人民币有哪些,你是从哪里看出它是多少钱的?再通过一起摆一摆、理一理等方法,理清1元2角的不同组成方法。自主学习让数学思维得以点燃,合作交流又使数学思维不断拓展、深入,两者相得益彰,有效提升了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注重生活性与数学性的有效结合,努力实现生活数学向书本数学的提升。比如,课堂教学中安排的`“摆1元2角”和“模拟购物”,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过程,在营造高涨学习气氛的同时,也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运用与提升,因为,只有真正认识了“元、角、分”和真正理解了它们之间的数学进率,学生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思维活跃,表现积极。

  从课堂学生的反映来讲,基本达到了上述的要求,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在互动交流中不断有新的收获。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常用的人民币,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让我比较欣慰。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恳请大家提出忠恳意见。

  谢谢大家!

5、《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想

  “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接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第一册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壹分、贰分、伍分、壹角等,但那时并不涉及进率和化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会按人民币的票面数值清点钱数。让学生熟记1元=10角,1角=10分,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同时注意渗透初步的估算思想。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尝试由书本数学想生活数学转变

  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显示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人民币又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我注意课前渗透,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人民币,收集的过程既是实践的过程,同时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对人民币有所了解。教学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来认一认,更为直观,更贴近生活。在元、角、分的进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问题中亲历整个探究的过程。在巩固练习中,又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体验生活,又巩固新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2、尝试由获得知识结构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因为只有当学生可以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现象并进行预测时,才达到本质上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在"1元=10角"的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结论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以多种方法付钱,引导学生发现"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5角+5角=10角","5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5角+2角+2角+1角=10角"??从而自主地得出"1元=10角"。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对1元为什么等于10角有了本质的理解。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注意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发现。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

  二、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的生活经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1、根据学生实际,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由于人民币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生在日常的购物,在生活的环境中常常有机会接触人民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者,学生在第一册中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接触,认识了壹分、伍分、壹角等,这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穿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情况,我注意正确把握教学起点。一开始就让学生上前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原本不认识的学生一经其他学生的介绍也有了认识。整个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过程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本领的过程,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成功的愉悦。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使本节课的教学能更容易地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知识的获得能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的东西能以它蕴藏于其间的生活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之中提炼,这种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学以致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我把这一重点、难点的解决置于一个生活情境之中。由购买一元钱的玩具青蛙展开,1元钱你打算怎么付,由于买东西,特别是买1元钱的东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于是便非常乐意参与,因而也想出了很多种不同的付法。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出1元=10角,显得水到渠成,并使学生对1元为什么等于10角有了本质的理解。

  3、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巩固练习时,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模拟付钱。我不断地启发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付法,学生想出了各种不同的付法,学生学得积极、愉快。

  4、存在的问题

  对人民币的认识过于简单,还可以从各种人民币的票面特征入手去认识,不但可以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印象。练习形式还可以更新颖,更多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元角分的认识》是一年级第二册的内容,13种人民币的面值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浮浅的,而且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小学生又缺乏购物的社会经验。本节课正是从学生这一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做了生活化、活动化两方面的加工,受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并从中渗透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进行了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

  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活动是教学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形态。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直观情景,引导学生认识13种不同的人民币;创设问题情境,为13种不同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揭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创设活动场境,对人民币的换算、数人民币,揭示不同的付钱方法和元角分的进率。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发现探索、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联系生活,体现人民币的社会价值。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课程才能够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购物的场景,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在此环节中我渗透了爱护人民币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是代表我们国家的货币,要爱护人民币。加强了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其次,让学生体会用多种付钱方法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开放性、趣味性,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最后组织学生模拟购物,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或多种物品、付钱、找钱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有关知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7、《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元角分的认识》是一年级第二册的内容,13种人民币的面值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浮浅的,而且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小学生又缺乏购物的社会经验。本节课正是从学生这一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做了生活化、活动化两方面的加工,受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并从中渗透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进行了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

  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活动是教学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形态。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直观情景,引导学生认识13种不同的人民币;创设问题情境,为13种不同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揭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创设活动场境,对人民币的换算、数人民币,揭示不同的付钱方法和元角分的进率。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发现探索、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联系生活,体现人民币的社会价值。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课程才能够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购物的场景,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在此环节中我渗透了爱护人民币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是代表我们国家的货币,要爱护人民币。加强了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其次,让学生体会用多种付钱方法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开放性、趣味性,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最后组织学生模拟购物,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或多种物品、付钱、找钱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有关知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8、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设想:

  “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接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第一册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壹分、贰分、伍分、壹角等,但那时并不涉及进率和化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会按人民币的票面数值清点钱数。让学生熟记1元=10角,1角=10分,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同时注意渗透初步的估算思想。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 尝试由书本数学想生活数学转变

  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显示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人民币又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我注意课前渗透,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人民币,收集的过程既是实践的过程,同时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对人民币有所了解。教学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来认一认,更为直观,更贴近生活。在元、角、分的进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问题中亲历整个探究的过程。在巩固练习中,又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体验生活,又巩固新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2、 尝试由获得知识结构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让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因为只有当学生可以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现象并进行预测时,才达到本质上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在"1元=10角"的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结论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以多种方法付钱,引导学生发现"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5角+5角=10角","5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5角+2角+2角+1角=10角"……从而自主地得出"1元=10角"。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对1元为什么等于10角有了本质的理解。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注意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发现。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

  二、课堂实录

  (一)谈话引入:

  师:最近我们海盐新开了一家家友超市,听说很不错,沈老师也想去逛逛。你觉得去超市买东西,最重要的是带什么?

  生:带钱。

  师:对,买东西必须要付钱。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人民币。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 认识元、角、分

  (1)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你能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上前介绍。

  生1:这张是10元,这张是5元。

  生2:这张是100元,这张是1元。

  (2)分类

  师:请你拿出课前收集的人民币来向同桌介绍介绍。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介绍,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看看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同桌合作,动手分类。

  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到投影仪上分给大家看一看。

  生1:我把硬币的分成一类,其他的分成一类。

  师:你的分法电脑里也有。(多媒体课件展示)

  刚才这位小朋友说这一类叫硬币,那另外一类应该叫什么呢?

  生:纸币。

  师:我们把人民币分成硬币和纸币,这是一种分法。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生2:我把几元几元的分成一类,几角几角的分成一类,几分几分的分成一类。

  师:我们来看一下电脑也有这种分法。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谁来给他们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

  生:"元"是老大。

  师:老二是谁呢?

  生:老二是"角"。

  师:那么这个"分"肯定就是……

  生齐说:老三。

  (3)尝试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钱,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有多少钱?

  生:8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5分+2分=7分,7分+1分=8分。

  师:那这里有多少钱?

  生:4角8分。

  师:4角8分可以买什么东西?

  生1:可以买一块橡皮。

  生2:可以买一本本子。

  师:老师买一支牙膏花了这些钱,你来看看这支牙膏到底多少钱?

  生:2元8角。

  2、 发现进率,进行简单化聚

  (1)探究"1元=10角"

  师:超市里有1只玩具青蛙,它的价格是1元,你想买吗?

  生:想买。

  师:那你打算怎么付钱?

  生1:我就付一张1元的。

  生2:我打算付10个1角。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是这样吗?10个1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你还有别的付法吗?

  生3:我打算付2个5角。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2个5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付法?

  生:我打算付1个5角缓和5个1角。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1个5角和5个1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老师这里选了几种不同的付法,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等于10角。

  师:什么都是等于10角?

  生:1元=10角。

  生齐读。

  师:2元等于几角?

  生:2元=20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10角,2元就是2个10角,是20角,所以2元=20角。

  师:70角等于几元?

  生:70角=7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0角=1元,70角里面有7个10角,就是7元。

  (2)探究"1角=10分"

  师:老师想把1角换成分币,你愿不愿意帮忙?

  生:1角可以换成10分。

  师:那我们可以说"1角=10分"。

  生齐读。

  师:你还知道几角等于几分?

  生1:3角=30分。

  生2:6角=60分。

  师:80分等于几角?

  生:80分=8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0分=1角,80分里面有8个10分,所以80分=8角。

  (3)师:老师想把10张10元的换成1张的,你能不能帮我换?而且要换地让我满意。

  生:换成1张100元的。

  师:对,10个10元,可以换成100元。

  (4)尝试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指名说。

  (三)巩固运用新知:

  1、 在圆里填上> 、<或=

  指名说,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模拟购物: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物品:洋娃娃、足球、练习本……

  师:洋娃娃你想买吗?

  生:想买。

  师:你先估计一下这个洋娃娃大概多少钱?

  生1:4元。

  生2:10元。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10元)

  你打算怎么付钱?

  生1:就付1张10元的。

  生2:付20元,让阿姨找10元。

  生3:付2张5元的。

  生4:付1张5元和5张1元。

  师:如果你现在有12元钱,你打算买什么?

  生1:我想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

  生2:我认识了元、角、分。

  生3:我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三、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的生活经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1、根据学生实际,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由于人民币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生在日常的购物,在生活的环境中常常有机会接触人民币,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者,学生在第一册中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接触,认识了壹分、伍分、壹角等,这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穿?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情况,我注意正确把握教学起点。一开始就让学生上前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原本不认识的学生一经其他学生的介绍也有了认识。整个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过程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本领的过程,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成功的愉悦。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使本节课的教学能更容易地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知识的获得能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的东西能以它蕴藏于其间的生活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之中提炼,这种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学以致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我把这一重点、难点的解决置于一个生活情境之中。由购买一元钱的玩具青蛙展开,1元钱你打算怎么付,由于买东西,特别是买1元钱的东西,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于是便非常乐意参与,因而也想出了很多种不同的付法。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自然地得出1元=10角,显得水到渠成,并使学生对1元为什么等于10角有了本质的理解。

  3、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巩固练习时,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模拟付钱。我不断地启发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付法,学生想出了各种不同的付法,学生学得积极、愉快。

  4、存在的问题

  对人民币的认识过于简单,还可以从各种人民币的票面特征入手去认识,不但可以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印象。练习形式还可以更新颖,更多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