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工作 > 教案

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2023-07-22 09:30:10

  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1、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识记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

  分析诚实守信的时代意义,结合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说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

  (2)能力目标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多种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大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三、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四、教学建议

  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蓝图。

  核心解读

  1.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既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又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任何一种社会道德都源于个人利益及其利益实现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工、经济成分细致化,个人具体利益及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这势必导致道德关系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与封建主义落后文化斗争,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抗争,人们容易产生道德困惑、道德冲突甚至是道德失落。

  第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求全责备,对产生道德困惑、道德冲突和道德失落原因的分析不可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事实上,有一部分道德问题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如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诱发和助长了拜金主义倾向。但是,相当一部分的道德败坏本身就来自封建主义落后的、资本主义腐朽的文化与思想。迷信、愚昧、颓废、庸俗是地地道道的封建主义文化残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思想糟粕,它们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的现象,更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第三,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就是为了坚决抵制一切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没落、腐朽思想与文化。

  2.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1)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2)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3)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特别提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它决定文化建设的性质和为谁服务的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文化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是全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还为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促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2)在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联系点提示: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离不开对传统道德和传统美德的继承,那么应怎样正确理解传统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关系?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美德,是指美好的品德。美德是内在的,是具有共性的东西。道德是通过舆论或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规则,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是外在的要求。道德的要求对美德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美德的存在反过来又能促进道德的遵守,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探究导入

  怎样才能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休养和思想道德休养?

  答案提示:

  ①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为了能够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不仅要有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为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既是一个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更是一个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像无数先辈那样,加入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导入二:问题导入

  教师设问:

  1.什么是文化休养和思想道德休养?两者的关系怎样?

  2.加强知识文化休养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分享成果。

  教师归纳:

  1.(1)①知识文化修养是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2)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倒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休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2.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2、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政治教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_高二政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心发言人

  备课时间第二周

  上课时间第三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2、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意义

  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意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世界文化异彩纷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29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说明,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人们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能够深切感受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1、民族节日各具特色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是对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世界性遗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发言探究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1、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如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33页内容,并思考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积极阅读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点评: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从中体会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3、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2.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2.1、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表现:

  1)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符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成为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影响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2.2.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2.2.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2.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4、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 锻炼心理品质 加强品格修养

  教学内容: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2、心理品质和个人品格表现在个人对待祖国、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及相应行为习惯与品质中。

  3、青少年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康的人格与加强品格修养,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

  基本要求:

  理解:

  1、列举事例,说明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优秀品德的形成;

  2、举例说明对祖国忠诚,工作尽职、主动,对人友善等是个人良好品格的体现。

  活动:

  1、谈谈进入中学后,自己内心发生的变化;

  2、组织一次班级讨论会,就锻炼良好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格的重要性,交流各自的体验。

  第一框题  人生的宝贵财富——道德高尚、心理健康

  教学方法:谈话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学生阅读第一课序言部分,思考:《纽约时报》为什么说中国留美学生小曾是一个“完全忘我的人,他的行为是真正的英雄表现。”?由此进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一)“培养良好道德”部分

  利用课文P7“议一议”,引导学生懂得道德主要是依靠教育的力量和人们内心的'自我觉悟来发生作用的社会行为规范。

  提问学生:国家对公民提出的道德规范要求有哪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该怎样把国家对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具体化和细化。

  (二)“锻炼健康心理”部分

  出示一组词语(谦虚、自信、聪明、果断、勇敢、热情、宽容、狭隘、温和、活泼、骄傲、自卑、愚蠢、怯懦、自负、冲动、鲁莽、任性、乐观、坚强),让学生以“心理健康与否”为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阅读课文(P7——9)后回答: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作归纳,着重解释“情绪与情感”。

  (三)“良好道德与健康心理的关系”部分

  请学生讲述张海迪的故事,问:“身体残疾的张海迪有两大闪光点,分别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讲解: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培养良好的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培养高尚道德的重要条件;良好的道德反过来也会有利于心理品质的优化。

  三、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说:“这堂课我学了什么?”,教师最后归纳。

5、高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政治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着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 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课文导语】: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6、八年级历史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教学反思

  有了上节课关于思想文化课程要注重基点的教训,再加上觉得学生们对八卦电视剧中毒太深,所以上这节课,我坚持重难点知识兼顾、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顺便也把上节课讲授不足的地方补充完整,整体感觉挺好。

  讲授“新式教育的开端”时,我充分利用“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提出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这个大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新式学堂”“它们新在何处呢?”等一系列问题。然后又再引导学生思考,“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科举考试恢复八股文,这给教育事业带来什么危害呢?”弄清了这个问题,社会各界进步人土,纷纷呼吁废科举、兴学校,就不讲自明了。迫于形势,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自然顺理成章。接着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强调说明这个时期的新式教育仍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这是它的局限性。另外,我又重点强调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但真正废除的时间起点是1906年。

  在讲授第二个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思考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然后指出: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历史赋予民国时期文化的新内容。接着,我指导学生按文学、艺术分类,编制“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我启发学生效法老师,任意选择课本上一位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代表作来讲解与进行分析,也提高了学生的对文学作品和艺术品的欣赏能力,对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与气质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这种按部就班的上课顺序,时间长了学生还是会觉得沉闷的。在授课内容快要结束时,《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学生跟着齐声高唱一直到下课,然后很多学生从教室里哼唱到教室外去了。润物细无声的历史教育作用该起到了,“让历史对学生有用,让学生对社会有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孩子们,该“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7、高二政治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政治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个学期快结束了,本学期由于我教高二年级六个班,对我来说工作较重,最主要的是压力大,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在这一学期除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外,教学工作中我倍加努力,向师傅向顾老师讨教,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自己在教学中得到的体会

  1、在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讲,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一一年教下来,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二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8、《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反思

  今天,在三个班上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的效果比预想中的好,因为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三个班的学生都比较集中精神在听课,三个班中两个理科班的学生没有学生伏在桌子上的,倒是文科班有三两个学习伏在桌子上想睡。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这可能是我教学设计的功劳,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在有个别平时很认真的学生却显得不太想听,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学生觉得这些事例与课本的内容关系不太,听了也没什么用,这需要进一步了解。

  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加强对课堂的监督有关。以前校长极少出现在教室外面巡课,现在校长副校长经常在巡课,这至少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有一定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不得而知。但愿望学校新领导班子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进入新的发展期。

  但这种课堂也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我们这种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